木绵庵

野樵误行人,引客入庵路。
暝色何苍苍,庵昏木绵树。
请客立斯须,为客陈其故。
树下陈死人,庸昏积成误。
血痕惨不灭,千秋著馀污。
可怜葛岭下,蟋蟀吟朝露。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迷路的樵夫误入木绵庵的诡异经历,通过黄昏、古树、血迹等意象,暗讽了历史上权臣误国的往事。

开篇用"野樵误行人"点出这是一个意外闯入的故事,黄昏时分的庵堂和木绵树营造出阴森氛围。樵夫让客人稍作停留,讲述树下埋着因昏庸误国而死的权臣,血迹千年不褪,暗示罪孽深重。最后以葛岭下蟋蟀鸣叫的画面收尾,用朝露易逝反衬历史教训的永恒。

全诗妙在将历史批判藏在鬼故事般的叙事里:古树下的亡魂、洗不净的血迹,都是对祸国者的无声控诉。蟋蟀朝露的意象提醒世人:再显赫的权贵终将消逝,但历史会永远记住他们的罪孽。这种把说教转化为画面感的写法,比直接批判更有冲击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