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都运判院韵辄记即事 其三

先生名字帝所识,三节在道已相望。
早晚鸣珂朝玉阙,朱衣正在殿中央。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简单直白的语言,表达了对一位德高望重官员的赞美和期待。

前两句"先生名字帝所识,三节在道已相望"意思是:这位大人的名声连皇帝都知道,他带着仪仗队在路上行进时,人们都纷纷驻足观望。"三节"指的是官员出行的仪仗,说明他地位很高。

后两句"早晚鸣珂朝玉阙,朱衣正在殿中央"是展望未来:很快就能听到他马铃声响着去上朝(鸣珂指马铃),穿着红色官服(朱衣)站在皇宫大殿中央。这里暗示这位大人即将获得皇帝重用,在朝廷担任要职。

全诗通过"皇帝知道他的名字"、"出行有仪仗"、"即将入朝为官"三个递进式的场景,既表现了这位官员现在的威望,又预示了他光明的前程。最巧妙的是最后一句"朱衣正在殿中央",用红色官服站在皇宫中央的画面,让读者直接联想到他被重用的场景,比直接说"他要升官"更有画面感。

张孝祥

张孝祥(1132年-1169年),字安国,号于湖居士,汉族,简州(今属四川)人,生于明州鄞县。宋朝词人。著有《于湖集》40卷、《于湖词》1卷。其才思敏捷,词豪放爽朗,风格与苏轼相近,孝祥“尝慕东坡,每作为诗文,必问门人曰:‘比东坡如何?’”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