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行至通远驿

蛟龙徙窟穴,平地生湫渊。
奔湍挟劲驽,倒射千山穿。
玄云正朋兴,飞雨宙合悬。
下踏不测溪,上戴有漏天。
行与雷电斗,万足莫敢前。
沾涂蔽四体,耳目玩已偏。
愧闻叱犊声,力尽垄上田。
一饱庶可冀,前村有炊烟。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暴雨中艰难前行的场景,充满了震撼力和生活气息。

开篇用蛟龙翻腾比喻暴雨来势汹汹,平地瞬间变成深潭,湍急的水流像强弩射出的箭一样,仿佛能穿透群山。乌云密布,大雨倾盆而下,整个世界都被雨水笼罩。

诗人走在路上,脚下是深不可测的溪流,头顶是漏雨的天空("有漏天"形容雨大得像天漏了一样)。他在雷电交加中艰难前行,无数脚步都不敢向前迈进。雨水打湿全身,眼睛耳朵都被雨水模糊了。

这时他听到农夫赶牛的吆喝声,感到惭愧——农民在田里辛勤劳作,耗尽力气只为求得一顿饱饭。最后诗人看到前方村落的炊烟,燃起了对温饱的希望。

全诗通过暴雨中行路的艰辛,反衬农民劳作的辛苦,表达了诗人对普通劳动者坚韧精神的敬佩。诗中运用了大量夸张比喻(如蛟龙、强弩等),将暴雨的威力描绘得极具画面感,而结尾的炊烟又给人以温暖的希望,形成强烈对比。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