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游览汾水关时的所见所感,通过古今对比和空间跨越,展现了一种豁达的胸怀和对历史的感慨。
首联"扼道已无关隘雄,塞垣但见坦途通"写的是汾水关如今已失去昔日的军事作用,曾经的险要关隘变成了平坦大道。这里暗含对历史变迁的感叹——曾经的军事要塞如今只是普通道路。
颔联"牌坊石砌留陈迹,野寺榕阴存古风"转向具体景物描写:残留的石牌坊和古老的榕树下的野寺,这些古迹依然保留着往昔的风貌。诗人通过这些细节,让我们感受到历史的痕迹。
颈联"东海波连南海涌,闽山麓接粤山隆"是空间上的宏大描写:东海与南海相连,福建的山脉与广东的山脉相接。这里用地理上的连接,暗示两省的紧密联系。
尾联"此时一步跨双境,两省风光老眼中"是最精彩的部分:诗人站在两省交界处,一步就能跨越两个省份,两省的风光尽收眼底。这既是对地理位置的实写,也暗含人生境界——站在高处看问题,就能有更广阔的视野。
全诗通过"关隘变通途"的对比、"古迹存古风"的细节、"山海相连"的壮阔和"一步跨两省"的巧妙构思,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自然山水的热爱。最打动人的是那种站在交界处、同时领略两种风光的豁达心境,这其实也是在告诉我们:生活中许多看似对立的事物,其实是可以和谐共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