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春日生活图景,充满烟火气和诗意美。
上片写水路行船的场景:弯弯曲曲的小溪上架着木桥,小船缓缓前行,船头轻轻拨开浅滩的春水。停靠在小村码头时,连狗叫声都显得热闹亲切,却不见人影,只见桃花瓣像渔网眼般密密地飘落水面——这里用"渔罾眼"比喻落花,既新颖又贴合水乡特色。
下片转入岸上风光:沿着修剪整齐的橘树藤蔓小径漫步,柳絮在暖风中醉人地飘舞。傍晚时分酒旗招展,卷起衣袖的卖酒人正在数钱,那熟悉的动作让人想起曾经在此饮酒的时光。最后这句特别生动,通过"数钱"这个日常动作,把酒家生活气息和过往回忆巧妙融合。
全词就像一组流动的镜头,从溪流到村落,从自然景物到市井生活,用"落红如织""游丝醉拂"等鲜活的比喻,把春天写得既明媚又带着微醺的惬意。最妙的是始终保持着一种"有人在景中"的亲切感,让读者仿佛也置身于这桃花流水、酒旗轻扬的江南春日里。
顾贞观
顾贞观(1637-1714)清代文学家。原名华文,字远平、华峰,亦作华封,号梁汾,江苏无锡人。明末东林党人顾宪成四世孙。康熙五年举人,擢秘书院典籍。曾馆纳兰相国家,与相国子纳兰性德交契,康熙二十三年致仕,读书终老。贞观工诗文,词名尤著,著有《弹指词》、《积书岩集》等。顾贞观与陈维嵩、朱彝尊并称明末清初“词家三绝”,同时又与纳兰性德、曹贞吉共享“京华三绝”之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