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陈知县

为讯华亭鹤唳无,琴声断处客悲渠。
日边消息花争闹,露下光阴柳变疏。
未叹子云新第宅,最怜定国旧门闾。
风檐读罢閒居赋,向后何人奉板舆。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哀悼一位姓陈的县令,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典故运用,表达了深切的惋惜之情。

开头用"华亭鹤唳"的典故(西晋陆机临刑前感叹再也听不到故乡鹤鸣),暗示陈县令的离世,就像仙鹤远去再无鸣叫,琴声断绝更添哀伤。接着用"日边消息"(指朝廷动向)与"花争闹"形成对比,说官场依然热闹,但逝者如"露下光阴"般短暂,连柳树都显得稀疏,暗喻人走茶凉。

五六句用"子云新第宅"(汉代扬雄的豪宅)和"定国旧门闾"(汉代于定国父亲留下的破旧门庭)两个典故作对比,说虽然不羡慕富贵豪宅,但最痛心的是陈县令这样的贤人离去后,家族门庭将无人支撑。

最后两句写自己在风中读完悼文("闲居赋"代指悼念文字),想到今后再无人能像陈县令那样恭敬地侍奉母亲("奉板舆"指用轿子接送长辈),既赞颂逝者的孝行,也暗含对其家庭后继无人的忧心。

全诗用自然景物变化暗喻人事变迁,通过历史典故层层递进地展现对贤者逝去的痛惜,既有对逝者品德的赞美,也流露出对世态炎凉的感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