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八叔席上咏江梅水仙

难兄冰雪姿,难弟金玉相。
一夷与一惠,共此岁晚香。
凌波孤山下,不染尘𡏖场。
故山尚无恙,愈觉风味长。
夜阑更秉烛,檐雪声锵锵。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寒冬中江梅和水仙的傲然风姿,通过兄弟比喻和典故化用,传递出高洁坚韧的精神品质。

前四句用"难兄难弟"的比喻,把江梅比作不畏冰雪的兄长("冰雪姿"),水仙比作气质高贵的弟弟("金玉相")。"一夷一惠"借用古代高士伯夷、柳下惠的典故,形容两种花虽然风格不同(江梅淡雅如隐士,水仙华贵如君子),但都在岁末寒冬中散发着清香。

中间四句转向景物描写:水仙像洛神般伫立孤山下("凌波"典故),与江梅共同保持着纯净本质("不染尘𡏖场")。"故山无恙"暗示诗人对故乡的思念,而眼前的花香让这份思念更显绵长。这里把花香与乡愁巧妙结合。

最后两句通过夜景观照心境:深夜挑灯赏花时,屋檐积雪的清脆声响("锵锵")更衬托出冬夜的静谧。这个有声的细节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花相伴的夜晚显得格外美好。

全诗妙在三点:一是用兄弟情比喻两种花的关系,亲切自然;二是把植物特性人格化,江梅的坚韧、水仙的高贵都成为精神象征;三是通过冬夜赏花这个生活片段,展现文人雅士在清苦环境中依然保持的生活情趣。诗人通过咏物,实际上表达了自己对高洁品格的追求和超脱世俗的人生态度。

杜范

(1182—1245)宋台州黄岩人,字成之,号立斋。宁宗嘉定元年进士。累迁殿中侍御史,极言台谏失职之弊。理宗嘉熙二年知宁国府,发粟赈饥,镇压两淮饥民反抗。还朝,累拜吏部侍郎兼中书舍人,数上疏抨击朝政积弊。淳祐四年,擢同知枢密院事,次年拜右丞相,上书言五事,继又上十二事,条陈当朝利病,提出为政主张。卒谥清献。有《清献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