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华 收灯乍过,又近花朝,春阴殢愁,依声梦窗谱此。

春光早泄。
柳线千丝,向院墙青拂。
喧帘燕子,先放教、金井阑干飞越。
炉熏微烬,卸头上,钗鸾聊拨。
倒翠尊、凭酒酬歌,梦影娇莺能说。
愔愔细雨斜阳,解花后催花,不任香歇。
雕鞍绣毂,游队里、惜取泥黏罗袜。
老夫耄矣,且漫怨、芳菲鸣鴂。
恐凤靴、挑菜人归,未了峰腰残雪。

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初春时节的闲愁与感慨,语言优美,情感细腻。

上片写初春景象:春光早早泄露,柳条如丝轻拂院墙。燕子欢快地飞过井栏,帘幕被风掀起。熏炉里的香将燃尽,女子慵懒地取下头上的钗饰。她倒酒自饮,借酒消愁,恍惚间仿佛听到黄莺在诉说她的心事。这里用燕子、柳丝、黄莺等意象,勾勒出充满生机的春景,反衬出人物内心的淡淡忧愁。

下片转入抒情:细雨斜阳中,花儿凋谢,香气消散。游春的车马队伍里,女子们珍惜地提起罗袜,生怕沾上春泥。词人自叹年老,劝自己不要像杜鹃鸟那样哀叹芳华易逝。最后担心踏青归来的女子们,会看到山腰还有未消的残雪——这里"残雪"象征着未尽的遗憾或未了的心事。

全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人物动作,展现了初春时节的闲适与淡淡的哀愁。词人用"老夫耄矣"自嘲,透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而结尾的"残雪"意象又给全词增添了一丝惆怅余韵。词中女子饮酒、听莺、踏青等画面,都生动展现了古代闺阁生活的雅致情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