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题西岩寺三绝》虽然部分文字缺失,但依然能感受到诗人送别友人时的深情与对自然的感悟。
前两句"送行人,山水清音益怆神"描绘了一幅送别场景:在清幽的山水间,潺潺流水声反而加深了离别的伤感。这里用"清音"反衬"怆神",形成巧妙的情感反差,就像我们在欢快的音乐中反而更容易触景生情一样。
后两句残缺较多,但"莫惜少留题石"的劝勉之意明显,似乎在说:别舍不得多停留片刻,在石壁上题诗留念吧。最后"红尘"二字暗示着对世俗生活的超脱,仿佛在说:暂且忘却尘世烦恼,享受这片刻的宁静。
整首诗通过送别场景,表达了三个层次:
1. 对友情的珍视(送别的不舍)
2. 对自然的感悟(山水清音的触动)
3. 对超脱的向往(暂别红尘的愿望)
虽然文字不全,但这种在离别中寻找慰藉、在自然中获得解脱的情感,正是中国传统文人"寄情山水"的典型写照。就像现代人旅行时爱拍照留念一样,古人通过题诗石刻来定格美好瞬间,不同的是他们更注重精神层面的纪念。
裴大亮
裴大亮,曾以大理寺丞知长兴县(清同治《长兴县志》卷一九)。仁宗皇祐中知商州(清雍正《陕西通志》卷二一)。至和间知建宁府(明嘉靖《建宁府志》卷五)。今录诗四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