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看宫殿浮天半,想见笙箫在月中(上清宫)。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仰望上清宫时的所见所感,短短两句却充满画面感和想象力。

第一句"仰看宫殿浮天半"像用手机仰拍的照片:宫殿高悬在半空中,仿佛漂浮在云端。这个"浮"字用得巧妙,既写出宫殿地势之高,又让人感觉整座建筑轻盈如云中仙阁。

第二句"想见笙箫在月中"更精彩。诗人听着隐约的笙箫声,竟联想到音乐是从月亮里飘出来的——把现实的音乐声和神话中的月宫联系起来。这种联想既夸张又合理:既然宫殿高得接近天空,那音乐自然像是从月亮传来的仙乐。

全诗最妙的是虚实结合的手法:实写的宫殿、音乐,虚写的漂浮感、月宫仙乐,共同营造出道教圣地的神秘氛围。读者不仅能看见高耸的宫殿,还能"听到"飘渺的仙音,甚至产生置身仙境的错觉。这种将视觉听觉打通、现实与幻想交融的写法,正是古典诗词独特的魅力所在。

吕辨

吕辨,当即吕大辨,孝宗乾道六年(一一七○),知宜都县(《渭南文集》卷七四《入蜀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