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大白话讲,就是作者在吐槽诗歌创作中的抄袭现象,同时表达自己对真正好诗的看法。
前四句说:诗坛的老前辈们总拿《诗经》三百篇当标准,但真正的好诗应该像太阳月亮一样,永远保持自然鲜活的生命力。这里用"日月"比喻好诗,说明真正优秀的作品会自己发光,不需要模仿别人。
中间两句直接开怼:抄袭别人作品的人太不要脸了,只有写出自己真实感受的才算牛人。就像现在网上有人抄袭还理直气壮,作者对这种行为深恶痛绝。
最后两句是作者的反问:那些没见识的人只会用老眼光评头论足,你说我说的对不对?这种结尾特别有对话感,仿佛在跟读者聊天,让严肃的文学讨论变得亲切。
全诗最厉害的地方在于,用日常语言讨论了深刻的创作观:反对套路化写作,提倡原创精神。就像现在说"抄袭可耻,原创最酷",作者几百年前就在呼吁这个道理了。诗中"万古趋新鲜"这个说法特别现代,说明好作品永远不怕过时,到今天看依然很有启发。
曾国藩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函,号涤生,谥文正,汉族,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县杨树坪(现属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清朝战略家、政治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