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

覆巢无完卵,肉味安赖知。
此语达而痛,乃出七龄儿。
闻变弈不动,临刑甘如饴。
具此浩然气,巾帼胜须眉。
假令得永年,岂数女中师。
痛哉孔文举,身后无孑遗。
裂眦数阿瞒,惨戮一何悲。
此女甘荼毒,空赎蔡文姬。
王霸厉清操,胡惭令狐友。
儿女俗情牵,嗫嚅愧其妇。
当其偃卧时,理欲交战久。
室谪傥有词,北门恐失守。
虽贵岂如高,一语醍灌首。
古来孟光贤,梁鸿甘杵臼。
似此灌园终,毋乃闺中诱。
惜哉逸姓名,高风真不朽。

现代解析

这首诗通过几个历史典故,歌颂了女性在危难时刻展现出的非凡勇气和崇高品格,同时讽刺了某些男性在道德考验前的软弱。全诗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前八句)用"孔融女儿"的典故:7岁小女孩在父亲被杀时镇定自若,说"覆巢之下无完卵",临刑面不改色。诗人赞叹这个小女孩的浩然正气胜过许多男子,如果她活下来,必定成为女性楷模。

第二部分(中间八句)对比两个悲剧:一是蔡文姬虽被曹操赎回却失去亲人,二是孔融全家被曹操杀害。诗人愤怒谴责曹操(阿瞒)的残暴,认为孔融女儿的刚烈比蔡文姬的忍辱偷生更值得尊敬。

第三部分(后十二句)用"王霸夫妻"的典故:隐士王霸因朋友做官而动摇,被妻子用"梁鸿孟光"的典故点醒。诗人称赞这位无名妻子用"安贫乐道"的道理点醒丈夫,比梁鸿妻子孟光更伟大,虽然她的名字失传,但精神永存。

全诗核心思想是:真正的气节与性别无关,女性往往能在关键时刻展现出超越男性的道德力量。诗人通过这三个故事,既表达了对坚贞品格的赞美,也暗含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批判——许多表面光鲜的男性,在道德考验前反而比不上这些女性。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