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超脱的禅意画面,用简单自然的意象传递深刻的人生哲理。
前两句"云收天际,杲日当空"像一幅水墨画:云散天晴,太阳高悬。这不仅是天气描写,更暗示烦恼消散后内心的清明境界。接着"坐立俨然,如何通信"展现修行者庄严自在的姿态,但真正的禅机无法用言语传递,需要用心体会。
后两句"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浪有谁争"是全诗精髓。诗人说:只要放下执念,随时都能回归本真。就像五湖烟波浩渺的美景,根本不需要与人争夺,随时向放下的人敞开怀抱。这里用"五湖烟浪"比喻自在的生活,说明真正的幸福不在于外在争夺,而在于内心的放下。
全诗用晒太阳、看湖水这些日常景象,告诉我们:生活的答案很简单——放下执着就能获得自在。这种将深刻哲理融入寻常事物的表达方式,正是禅诗的独特魅力。
释慧性
释慧性(一一六二~一二三七),号无明,俗姓李,达州巴渠(今四川宣汉东北)人。孝宗淳熙十五年(一一八八)祝发,束包南游。首谒佛照光,又造松源崇岳座下。出世蕲州资福寺,越两年,迁智度寺。后历住南康军庐山归宗能仁、开先华藏、栖贤宝觉、平江府阳山尊相、寿宁万岁等寺。理宗嘉熙元年卒,年七十六。为南岳下十九世,松源崇岳禅师法嗣。有《无明慧性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