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楼

使君分符在唐季,游刃巴西有馀地。
构楼下瞰大江头,醉眼日观巴水字。
唐人诗句自名家,当年登览境何赊。
遗碣空存苔藓剥,高楼一望重伤嗟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建在江边的高楼(望江楼),通过今昔对比,表达了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

前四句写过去:唐代一位官员被派到四川任职,在这里建了一座高楼。他每天在楼上喝酒赏景,俯瞰江水,看江水中倒映的巴山蜀水的字样(古人认为江水波纹有时会形成文字般的图案)。

中间两句过渡:当年许多著名诗人都曾登楼赋诗,那时的景色该多么壮阔美好。用"境何赊"(景色多么辽远)三个字,让人想象当时开阔的江景和诗人们的豪情。

最后两句写现在:当年留下的石碑已经长满青苔、字迹模糊,如今再登楼远望,只能让人深深叹息。通过"苔藓剥"这个细节,生动表现了时间的侵蚀,而"重伤嗟"三个字则直接道出诗人面对古迹时的伤感。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这种强烈的今昔对比:曾经热闹的诗酒风流,如今只剩破败的石碑;曾经清晰的文字,如今被青苔覆盖。就像我们今天看到名胜古迹时的感受一样,让人不禁想象它当年的辉煌,又为它的衰败而唏嘘。诗人没有直接说"时光无情",但通过石碑长苔、高楼独存的画面,让读者自己体会到了这种沧桑感。

鲜于侁

(1019—1087)宋阆州人,字子骏。仁宗景祐五年进士。为江陵右司理参军。神宗熙宁初,除利州路转运判官,升副使兼提举常平。时行新法,拒不散青苗钱,且捕械贪吏,不私姻戚。苏轼称其“上不害法,中不废亲,下不伤民”。徙京东西路转运使,所荐刘挚、李常等,多旧党知名者。元丰中知扬州,坐事罢。哲宗立,起为京东路转运使。后除集贤殿修撰,知陈州卒。精于经术,尤长于《楚辞》。有《诗传》、《易断》等。全宋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