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远离尘世、充满仙气的深山景象,同时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故友的思念和孤独感。
前四句用夸张手法描绘了高耸入云的群山和云雾缭绕的神秘感。"千山叠叠"形容山势连绵不绝,"缥缈之神仙"暗示这里是人迹罕至的仙境。"风虎卧"和"云龙潜"用生动的比喻,把山间的云雾比作沉睡的老虎和潜伏的龙,让静态的风景充满了动感和神秘色彩。
后四句转向抒情。诗人自比"蜀道客子",暗示自己像古代行走在艰险蜀道上的旅人一样孤独。他羡慕长安(指京城)的诗友能写出好诗,而自己却灵感枯竭。"尺书万里"写他想给远方朋友寄信,但又担心路途遥远信件难以送达,只能期盼老朋友还能记得、关心自己。
全诗的精妙之处在于:
1. 用夸张的山水画面反衬人的渺小和孤独
2. 通过"神仙""龙虎"等意象营造出超脱尘世的意境
3. 最后两句的"万一"用得特别巧妙,既表达了微弱的希望,又透露出害怕被遗忘的忐忑心理
诗人把对自然景观的震撼与对友情的渴望完美融合,让读者既能感受到壮丽山河,又能体会到游子思友的细腻情感。
袁说友
(1140—1204)建宁建安人,流寓湖州,字起严,号东塘居士。孝宗隆兴元年进士。授溧阳主簿。历知池州、衢州、平江府,入为吏部尚书兼侍读。宁宗嘉泰三年,同知枢密院,进参知政事。罢以资政殿学士知镇江府。奉祠致仕。学问淹博,其疏奏多切时弊,诗文格调清新。任四川安抚使时,尝命属官辑蜀中诗文为《成都文类》。有《东塘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