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俗二章(章十句)

(上缺)物有方。
口含天宪,手提国纲。
实邦之翰,为民之防。
宵沉狺吠,晨无饮羊。
千古是仰,昭其耿光。

现代解析

这首诗虽然残缺不全,但核心内容清晰,歌颂了一位刚正不阿、为民做主的清官形象。

前四句用四个比喻勾勒出官员的权威与责任:他说话代表国家法令("口含天宪"),手中掌握着国家法度("手提国纲"),是国家的栋梁("实邦之翰"),也是保护百姓的屏障("为民之防")。这些比喻生动形象,就像现代人说"他是人民的保护伞"一样直白有力。

中间两句通过昼夜对比展现官员的勤政:夜晚能听到恶犬吠叫(暗示打击不法之徒),清晨看不到喝羊奶的奢侈享受(象征杜绝贪污腐败)。这种对比写法让清正廉洁的形象跃然纸上。

最后两句是历史评价:这样的官员会被千古敬仰,他的光明品格永远闪耀。就像我们今天说"人民会永远记住好官"一样,表达了百姓对清官的永恒赞誉。

全诗语言凝练,用具体的生活场景(狗叫、喝羊奶)代替说教,通过昼夜对比突出官员的辛劳,最后升华到历史高度。虽然说的是古代官员,但为民做主、清正廉洁的品质,在今天依然能引起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