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雪

玉龙方急战寒声,满阵江风雪作茵。
准拟丰年须造物,编排佳境付诗人。
莫辞樽酒偏劳劝,更喜江梅欲鬭新。
愧我为州无善状,杨花何事已先春。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大雪带来的冬日景象,以及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感悟。

前两句用生动的比喻描写雪景:雪像玉龙激战般呼啸而下,江风卷着雪花像铺开的白色地毯。这里用"玉龙"形容雪的洁白和气势,"战寒声"则让读者仿佛听到风雪交加的声音。

中间四句写诗人的感受:大雪预示着来年丰收(古人认为大雪是丰年吉兆),这美景正好激发诗人的创作灵感。诗人劝大家别推辞酒杯,要享受当下,又欣喜地发现江边梅花已在雪中绽放,仿佛要争着报春。这里"樽酒""江梅"的意象充满生活气息,展现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诗人惭愧自己治理地方没什么政绩,可杨花(柳絮)却已迫不及待地提前报春了。这里用杨花"抢跑"的拟人手法,既暗示时光飞逝,又流露出诗人对未能尽责的淡淡自责。

全诗妙在将自然现象与人生感悟自然融合:既有对雪景的生动刻画,又借景抒情,表达了对时光、责任和生活的思考。语言清新明快,比喻新颖(如把雪比作激战的玉龙),在描写冬日景象的同时,透露出温暖的生活情趣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袁说友

(1140—1204)建宁建安人,流寓湖州,字起严,号东塘居士。孝宗隆兴元年进士。授溧阳主簿。历知池州、衢州、平江府,入为吏部尚书兼侍读。宁宗嘉泰三年,同知枢密院,进参知政事。罢以资政殿学士知镇江府。奉祠致仕。学问淹博,其疏奏多切时弊,诗文格调清新。任四川安抚使时,尝命属官辑蜀中诗文为《成都文类》。有《东塘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