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二十首

我观鹞子抟天飞,乌龟水底逐鱼儿。
三个婆婆六个嬭,金刚背上烂如泥。
诸仁者,知不知。
伯牙虽会弹,善听须子期。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用生动有趣的比喻和民间俗语,传递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前半部分用三个反差强烈的画面: 1. "鹞子抟天飞"(老鹰在高空盘旋)和"乌龟水底逐鱼儿"(乌龟在水底追鱼)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世间万物各有各的活法。 2. "三个婆婆六个嬭"用民间俗语表现人多嘴杂的世俗场景。 3. "金刚背上烂如泥"则用佛教意象(金刚力士)与"烂泥"的对比,暗喻再强大的事物也难逃腐朽。

最后点明主旨:就像伯牙弹琴需要钟子期这样的知音,世间万事都需要懂得的人才能真正理解。诗人用"诸仁者,知不知"的设问,邀请读者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深意。

全诗妙在: - 用日常可见的画面讲道理 - 雅俗结合(既有佛教用语又有民间俗语) - 结尾用家喻户晓的"伯牙子期"典故,强调知音难觅的永恒主题

简单说就是:世界很复杂,各有各的活法,但真正能懂你的人很少,要珍惜这样的知音。

释鼎需

释鼎需(一○九二~一一五三),号懒庵,俗姓林,长乐(今属福建)人。年二十五读《遗教经》得悟,依保寿乐禅师为比丘。踰十年归里,结庵于羌峰绝顶,三年不下山。后由佛心才禅师挽其出。高宗绍兴初谒宗杲于洋屿,旋随宗杲移小溪,与之分座,由此得声。泉州守请开法延福,后退处洋屿八年,晚居东西禅。二十三年卒,年六十二。为南岳下十六世,径山大慧普觉宗杲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一八、《五灯会元》卷二○有传。释鼎需诗,据《续古尊宿语要》所收《懒庵需禅师语》等书所录,编为一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