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用简单直白的语言探讨了一个深刻的禅理主题——"活在当下"的重要性。
前两句"试看而今是甚时,文殊无地得游嬉"像是在说:看看现在是什么时候了?连智慧化身的文殊菩萨都没空玩耍了。这里用"文殊"这个佛教符号,暗示修行不是儿戏,不能虚度光阴。
后两句"衲僧眼目难瞒处,把定乾坤未许伊"更直白:真正的修行者(衲僧)眼睛雪亮,不会被表象迷惑。他们牢牢把握住当下(把定乾坤),不会放纵自己(未许伊)。"乾坤"代表整个世界,暗示修行就是要掌控好自己的整个世界。
全诗的精髓在于:用日常对话般的语言,点醒人们要珍惜当下、认真生活。没有用任何高深词汇,却把"把握当下"这个禅理说得生动有力。就像一位老师傅在敲打弟子:别发呆!现在就是修行时!这种直指人心的力量,正是禅诗的魅力所在。
释慧空
释慧空(一○九六~一一五八),号东山,俗姓陈,福州(今属福建)人。年十四出家,初学于圆悟、六祖,后至疏山,为南岳下十四世,泐潭清禅师法嗣。高宗绍兴二十三年(一一五三),住福州雪峰禅院,次年退归东庵。二十八年卒,年六十三(《五灯会元》卷一八、《东山慧空禅师语录跋》)。有《东山慧空禅师语录》、《雪峰空和尚外集》传世。释慧空诗,以续藏经本《东山慧空禅师语录跋》及日本旧刻《雪峰空和尚外集》(今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编为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