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关

神都西北界,天险设故关。
连山千里来,微径线缕间。
断崖刺天仄,金城本堑山。
崇墉冠其缺,雉堞纷回环。
入谷骑拥塞,缘云鸟飞还。
一夫荷长戟,百万未敢攀。
白梃昔奋呼,来去无险艰。
防虞此何及,守在羌与蛮。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位于古代神都西北边境的险要关隘,展现了它的雄伟地势和军事价值。

开篇点出这座"故关"位于首都西北边界,是天造地设的险要之地。诗人用"连山千里"形容山脉绵延不绝,而关隘的小路就像细线般蜿蜒其间。悬崖峭壁几乎要刺破天空,金属打造的城墙就建在这天然屏障之上。高大的城墙填补了山势的缺口,城垛层层环绕,形成严密的防御体系。

中间部分生动描写了关隘的险要:进入山谷的骑兵队伍拥挤不堪,飞鸟也只能沿着云层边缘盘旋。这里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意境,说只要一个士兵手持长戟守卫,百万大军也不敢轻易进攻。

最后诗人发出感叹:当年起义军挥舞木棍就能轻松攻破这里,来去自如。现在设置这么多防御工事又有什么用呢?真正的边防之策,在于与羌族、蛮族等边疆民族和睦相处。这里暗含了"最好的防守是化敌为友"的深刻治国理念。

全诗通过雄浑的笔触描绘关隘之险,最终落脚于"以和为贵"的政治智慧,展现了诗人超越时代的战略眼光。写景时气势磅礴,说理时见解独到,是首兼具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的佳作。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