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重游故地时的所见所感,语言平实却充满时光流逝的感慨。
开头两句"门外江流万里东,青山曾识老仙翁",用江水奔流和青山依旧的景象,暗示虽然时光流逝,但自然景物依然如故。"老仙翁"可能是诗人自指,表达自己已是白发老人。
中间四句写眼前实景:东风吹拂着百年来游人的鬓发,落日余晖笼罩着两岸人家。诗人自问:这一生穿着木屐能来几次?当年同赏桃花的人如今又在何处?这些句子透露出物是人非的惆怅。
最后两句点明主旨:好文章本可以流传千古,但眼前只见荒草萋萋、老屋空荡。这里既表达了对自己文学成就的自信,又流露出对时光无情的无奈。
全诗通过江流、青山、落日、荒草等意象,将个人生命体验与永恒的自然景物形成对比,表达了人生短暂、世事变迁的深沉感慨。语言虽简单,但每个景物都承载着丰富的情感,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诗人重游故地时复杂的心绪。
刘诜
(1268—1350)吉安庐陵人,字桂翁,号桂隐。性颖悟,幼失父。年十二,能文章。成年后以师道自居,教学有法。江南行御史台屡以遗逸荐,皆不报。为文根柢《六经》,躏跞诸子百家,融液今古,四方求文者日至于门。卒私谥文敏。有《桂隐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