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插柳词

新烟晓飏江城暖,楼阁朦胧觉春满。隋堤柳枝昨初剪,插向门阑露犹泫。

生憎柳态娇于人,门里门前眉对展。黄鹂上下紫燕翻,往往误触苍琅根。

打球开宴笑语温,黄金端合为君门。纤腰舞倦春亦去,走马风中已飞絮。

现代解析

这首《清明插柳词》描绘了清明时节人们插柳的习俗,通过生动的画面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人间的欢愉。

开篇写清晨的江城,新生的柳絮在暖风中飘荡,楼阁朦胧,春意盎然。隋堤的柳枝刚被剪下,插在门边,露珠还未干,显得娇嫩欲滴。诗人用“新烟”“暖”“春满”等词,营造出温暖而朦胧的春日氛围。

接着,诗人将柳枝拟人化,说它“娇于人”,仿佛在门里门外舒展着眉眼,与人对望。黄鹂和紫燕在柳枝间飞舞,有时不小心碰到门上的装饰,显得活泼有趣。这里通过鸟儿的动态,进一步烘托出春天的热闹与灵动。

后半部分转入人间场景:人们打球、设宴,笑语温暖,黄金装饰的大门显得格外华贵。然而,春光易逝,纤腰舞倦时,春天也已悄然离去。末句写柳絮随风飞舞,暗示春日的短暂和时光的流逝,带出一丝淡淡的惆怅。

全诗以插柳为线索,将自然景物与人间活动巧妙结合,既写出了清明时节的习俗之美,又透露出对春光易逝的感慨。语言清新明快,画面感强,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温暖的春日江城之中。

曾燠

(1759—1830)江西南城人,字庶蕃,号宾谷。乾隆四十六进士,历任户部主事、两淮盐运使、贵州巡抚。工诗文。有《赏雨茅屋集》,又辑《江西诗征》及《骈体正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