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调】斗鹌鹑_天气融融,

天气融融,和风习习。花发南枝,冰消岸北。庆贺新春,满斟玉液。朝禁阙,施拜礼。舞蹈扬尘,山呼万岁。

【紫花儿序】托赖着一人有庆,五谷丰登,四海无敌。寒来暑往,兔走乌飞。节令相催,答贺新正圣节日。愿我皇又添一岁,丰稔年华,太平时世。

【小桃红】官清法正古今稀,百姓安无差役。户口增添盗贼息,路不拾遗,托赖着万万岁当今帝。狼烟不起,干戈永退,齐贺凯歌回。

【庆元贞】先收了大理,后取了高丽。都收了偏邦小国,一统了江山社稷。

【幺】太平无事罢征旗,祝延圣寿做筵席,百官文武两班齐。欢喜无尽期,都吃得醉如泥。

【秃厮儿】光禄寺琼浆玉液,尚食局御膳堂食,朝臣一发呼万岁。祝圣寿,庆官里,进金杯。

【圣药王】大殿里,设宴会,教坊司承应在丹墀。有舞的,有唱的,有凤箫象板共龙笛,奏一派乐声齐。

【尾】愿吾皇永坐在皇宫里,愿吾皇永掌着江山社稷。愿吾皇永穿着飞凤赭黄袍,愿吾皇永坐着万万载盘龙亢金椅。

现代解析

这首曲子是一首热闹喜庆的"新春贺词",用大白话唱出了老百姓对太平盛世的赞美和对皇帝的美好祝愿。全篇就像一场春节联欢晚会,充满了欢腾的节日气氛。

开篇先描绘春暖花开的景象:冰雪融化、和风拂面,南枝开花,人们斟满美酒庆祝新年。文武百官在皇宫前行大礼,高呼"万岁",场面非常壮观。这里用"舞蹈扬尘"这个细节,生动表现了人们跪拜时尘土飞扬的热闹场景。

中间部分像报喜鸟一样列举国家的好消息:粮食丰收、边境安宁、治安良好,连丢在路上的东西都没人捡(路不拾遗)。特别提到收复了大理、高丽等地的战功,但重点还是在歌颂当下"太平无事罢征旗"的和平景象。

后段描写皇宫里的盛宴:光禄寺的美酒、尚食局的美食,教坊司的歌舞表演,有吹拉弹唱,好不热闹。百官喝得酩酊大醉,反复高呼"万岁",把宴会推向高潮。

结尾用四个"愿吾皇"的排比句,像四句吉祥话,祝愿皇帝永远安康、永远掌权。提到"飞凤赭黄袍"和"盘龙亢金椅"这两个象征皇权的物品,给全篇画上圆满句号。

整首曲子就像春节时贴的红对联、放的鞭炮,充满了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满足感。虽然是为皇帝歌功颂德,但也能感受到那个时代人们对和平安定生活的珍视。语言通俗活泼,节奏明快,即使今天读来,依然能感受到那份喜庆和真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