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内中帖子词·夫人阁

绿艾初垂户,青菰已剑觞。
人归宫殿午,偏觉昼阴长。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端午节宫廷中的闲适午后,通过几个生活化的画面传递出夏日悠长的氛围。

前两句用"绿艾"和"青菰"这两个端午节标志性植物开场。家家户户门边新挂的艾草还带着鲜绿,案几上已摆好菰叶包的粽子,短短十个字就勾勒出浓厚的节日气息。

后两句镜头转向宫殿深处。正午时分人们陆续回宫休息,这时特别能感受到夏日白昼的绵长。"偏觉"二字很妙,既写出夏日客观的昼长,又透出人们午后的慵懒感,仿佛时间都被拉长了。

全诗像一组静物画,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艾草、粽子、宫殿阴影这些意象,让读者自然感受到端午时节的宁静惬意。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夏日特有的时间感——当一切安静下来,连阳光移动都显得缓慢,这种细腻的生活观察正是诗歌的魅力所在。

王珪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王珪历仕三朝,典内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册,多出其手。自执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少所建明,时称“三旨相公”。原有文集百卷,已佚。《四库全书》辑有《华阳集》四十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