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炎炎夏日里的闷热难耐,以及人在酷暑中的烦躁与虚弱。全诗没有直接说"热",却通过一系列生动的画面和感受,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燥热的环境中。
前两句写风停了(蘋末风休),太阳像流动的金属一样灼烧着亭台楼阁(亭亭日御渐流金)。这里用"流金"形容阳光,既写出阳光的刺眼,又暗示热浪像熔化的金属一样让人窒息。
中间四句用对比手法:火红的云彩倒映在水中,仿佛横跨银河(火云接影横银汉),而水鸟却热得躲在树荫下一声不吭(水鸟无声下翠阴)。诗人热得想学伯夷叔齐喝露水解渴(渴想孤山同饮露),又像楚王在宫殿里烦躁地敞开衣襟(烦思楚殿独披襟)。这些典故的化用,把抽象的"热"变得具体可感。
最后两句写热到极致时的状态:解暑的甘蔗汁和点心都索然无味(柘浆粔籹都无味),诗人像体弱的卫玠一样快要支撑不住(卫玠清羸欲不任)。这里用历史人物作比,既幽默又贴切,让人会心一笑。
全诗妙在通篇不见"热"字,却通过景物、典故、比喻层层递进,把夏日酷暑写得活灵活现。诗人没有简单抱怨天气,而是用丰富的想象力和文化积淀,把寻常的炎热变成了一幅幅有趣的画面,让读者在感受炎热的同时,也能欣赏到诗歌的艺术魅力。这种"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写法,正是古典诗词的高明之处。
钱惟济
(978—1032)杭州临安人,字岩夫。钱俶子。由东染院使真拜封州刺史。历知绛州、潞州、成德军。仁宗即位,加检校司空。喜宾客,丰宴犒,家无余赀,而性苛忍,所至牵蔓满狱,以酷刑威众。卒谥宣惠。有《玉季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