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梅

短褐一枝筇,穿花云几重。
日边花鸟使,定不到山中。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士在山中寻梅的闲适画面,充满自然意趣和超脱世俗的情怀。

前两句"短褐一枝筇,穿花云几重"用白描手法勾勒出一个穿着粗布衣服的隐士,拄着竹杖在云雾缭绕、繁花盛开的山间漫步的场景。"短褐"和"竹杖"暗示了隐士的简朴生活,"穿花云几重"则生动展现了山中云雾与鲜花交织的梦幻景致。

后两句"日边花鸟使,定不到山中"运用对比手法:那些在京城侍奉皇帝的"花鸟使"(宫廷中负责园林事务的官员),肯定到不了这样幽深的山中。这里既表现了山林的幽静偏远,也暗含了对官场生活的疏离,突出了隐士生活的自在逍遥。

全诗通过简练的笔触,将山中美景与隐逸之乐融为一体,表达了作者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生活理想。最妙的是"花鸟使"的巧妙对比,既点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又不动声色地表明了诗人的价值取向,让读者在山水画卷中感受到一份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方蒙仲

(1214—1261)宋兴化军莆田人,初名澄孙,字蒙仲,以字行。方大东子。理宗淳祐七年进士。历邵武军教授,泉州通判。知邵武军,表倡儒术,请立樵川书院,以广教学,治以最闻。官至秘书丞。始以文字见知于贾似道。及似道相,独求外补。有《女教》、《通鉴表微》、《洞斋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