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镜

常时不对镜,对镜即伤情。
自觉衰容恶,谁知白发生。
松筠存晚节,蒲柳谢春荣。
喜有丹心在,常怀报圣明。

现代解析

这首诗《对镜》通过照镜子这件日常小事,抒发了诗人对年华老去的感慨,同时展现了坚守初心的精神力量。

前四句写照镜子时的心理活动:平时不爱照镜子,因为一照就会看到自己衰老的容颜和花白的头发,让人伤感。这里用"衰容恶"和"白发生"两个具体形象,生动表现出对岁月流逝的无奈。

后四句笔锋一转,用两种植物作对比:松竹(筠)在寒冬依然挺立,保持气节;蒲柳却在春天就早早凋谢。诗人以松竹自比,表示虽然身体衰老,但依然要保持晚年的操守。最后两句直接点明主旨:虽然容颜老去,但赤诚之心始终不变,仍然怀着报效国家的热忱。

全诗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真实展现了老年人的普遍心理:既有对衰老的自然伤感,又有"老骥伏枥"的积极心态。诗人通过日常照镜这个生活片段,把个人命运与国家情怀自然融合,让读者看到一位忠贞老臣的赤子之心。诗中"松竹"与"蒲柳"的对比尤其精妙,用常见植物形象化地表达了深刻的人生选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