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准提阁送别澹师(一位僧人)回山时的感慨,语言平实却充满人生智慧。
前两句"浮生半百此生多,回首风尘觉梦过"是说:人生匆匆已过半百,回头看看走过的路,感觉就像一场梦。这里用"浮生"比喻人生短暂,"风尘"指世俗生活的奔波劳碌。
中间四句通过具体场景表达对修行生活的向往。"明月洲前曾指点"是回忆两人曾在月光下的洲渚谈心;"丹霞杖底唤蹉跎"说拄着禅杖看晚霞时感叹时光虚度。"招携有意淩烟浪"表达想和澹师一起超脱尘世;"扳陟何时上薜萝"则渴望能像隐士一样住在长满薜荔和女萝的山中。
最后两句"瓶钵悠然丝不挂,去来消息竟如何"最见禅意:澹师的瓶钵(僧人用具)轻便自在,毫无牵挂,这种来去自由、超脱物外的境界,究竟是怎样达到的呢?"丝不挂"用得很妙,既说行李简单,也暗指心境空明。
全诗通过送别带出对人生的思考:前半生忙碌如梦幻,现在向往澹泊生活。没有直接说教,而是用明月、丹霞、烟浪等自然意象,配合僧人"瓶钵"的典型物品,让人感受到超脱世俗的宁静之美。最后以问句作结,留下回味空间,显得含蓄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