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饮何司寇南漪亭
高林暑气薄,已入秋月夕。
年年云汉期,空见支机石。
客子轻出门,春夏迥已隔。
托栖美园林,两见山月白。
重来感倾尊,廿载座上客。
遭乱罢远游,百里还屏迹。
主人古哲士,清望故通籍。
休心娱石泉,辟径延山泽。
和风开池台,鱼鸟各自适。
狂歌天地宽,倒影摇金液。
年年云汉期,空见支机石。
客子轻出门,春夏迥已隔。
托栖美园林,两见山月白。
重来感倾尊,廿载座上客。
遭乱罢远游,百里还屏迹。
主人古哲士,清望故通籍。
休心娱石泉,辟径延山泽。
和风开池台,鱼鸟各自适。
狂歌天地宽,倒影摇金液。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七夕时节受邀到朋友家中的南漪亭饮酒赏景的场景,通过自然景色和人情往来的描写,抒发了对时光流逝、人生际遇的感慨。
前四句点明时间背景:暑气渐消的初秋夜晚,正是七夕佳节。诗人联想到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的相会,却只能遥望星空中的织女星("支机石"代指织女),暗示着人世间的聚少离多。
中间八句回忆与主人的交情:诗人说自己这些年漂泊在外("客子轻出门"),转眼间春夏已过。有幸在这风景优美的园林作客,已是第二次看到这里的秋月。如今重来饮酒,想起二十年来都是这里的座上宾。因为战乱("遭乱")停止了远游,现在只在这百里之内活动。
后八句赞美主人并描写宴饮之乐:主人是德高望重的隐士("古哲士"),虽然曾在朝为官("通籍"),但如今寄情山水,开辟园林与自然为伴。和风吹拂着亭台水榭,鱼鸟自在游弋飞翔。主客开怀畅饮("金液"指美酒),对酒高歌,连水中倒影都随着醉意摇晃,仿佛整个天地都变得开阔起来。
全诗通过时空的交错(从当下七夕联想到多年交情)、景情的交融(园林美景与宴饮之乐),展现了乱世中难得的知交情谊和超脱心境。最动人的是最后"狂歌天地宽"的豪放姿态,将文人雅集的闲适之乐推向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