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人带着琴走过山涧,但他不弹琴,并不是因为忘了古曲,而是怕别人听不懂反而糟蹋了琴声的意境。后两句用画面感很强的比喻说:就像云西山里的三十六峰("六六"即三十六)静静矗立,墙上挂着的梧桐木琴虽然干枯,但内在的灵魂并未沉默。
全诗用三个生活化的场景(引鹤、归云、携琴)表达艺术家的清高:真正的知音难觅,宁可保持沉默,也不愿对牛弹琴。最妙的是把"不弹琴"比作"枯琴挂在墙上"——看似沉寂,实则内藏乾坤,就像干枯的梧桐木依然能制作好琴,暗喻艺术家即使暂时不创作,但艺术生命力永不消亡。这种"留白"的智慧,比拼命表现自己更显境界。
释居简
释居简(一一六四~一二四六),字敬叟,号北涧,潼川(今四川三台)人。俗姓龙(《补续高僧传》卷二四作王)。依邑之广福院圆澄得度,参别峰涂毒于径山,谒育王佛照德光,走江西访诸祖遗迹。历住台之般若报恩。后居杭之飞来峰北涧十年。起应霅之铁佛、西余,常之显庆、碧云,苏之慧日,湖之道场,诏迁净慈,晚居天台。理宗淳祐六年卒,年八十三,僧腊六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