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林寺

独立凭危阑,高低落照间。寺分一派水,僧锁半房山。
对面浮世隔,垂帘到老闲。烟云与尘土,寸步不相关。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超脱世俗、宁静自在的寺庙生活场景,通过几个生动的画面传递出僧人远离尘嚣的闲适心境。

开篇"独立凭危阑"就像一张照片:一位僧人独自倚靠着高高的栏杆远眺。夕阳的光线在山间高低错落地洒落,营造出宁静而略带孤寂的氛围。

"寺分一派水,僧锁半房山"这两句很巧妙。寺庙被一条溪流自然分隔,而僧人就像把半座山都"锁"在了自己的禅房里。这里用"锁"字特别生动,既表现了僧人足不出户的修行状态,又暗示他与自然融为一体。

"对面浮世隔"是说寺庙与喧嚣的尘世只有一水之隔,却仿佛两个世界。"垂帘到老闲"描绘僧人放下帘子,准备就这样悠闲地度过余生,突出了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

最后两句"烟云与尘土,寸步不相关"是诗眼所在。僧人就像天上的云烟,与地上的尘土毫无瓜葛。这里的"寸步"用得极妙,既表示物理距离的接近,又强调心理距离的遥远,突出了修行者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

整首诗用朴素的语言构建了一个世外桃源般的画面,通过"水""山""帘"等简单意象,展现了僧人清静无为的生活状态。最打动人的是那种"近在咫尺却远在天边"的意境——寺庙明明就在尘世对面,却能保持绝对的超脱,这种若即若离的关系被诗人刻画得入木三分。

裴说

裴说,桂州(今广西桂林)人。唐哀帝天祐三年(906)丙寅科状元及第。该科进士二十五人。考官:吏部侍郎薛廷珪。裴说生于乱世,早年窘迫于乱离,奔走于道路。诗句"避乱一身多"引起众人共鸣。自幼勤奋攻读。曾任补阙、礼部员外郎,天祐四年(907),天下大乱,裴见升迁无望,即携眷南下,唐朝灭亡,全家于湖南石首一地约住半年,又因战火波及,再向家乡逃难,不久,于旅途中死去。裴说为诗讲究苦吟炼意,追求新奇,又工书法,以行草知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