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站在戎州江楼上眺望远方时的所见所感,展现了一幅动静结合、层次分明的山水画卷。
开篇"满目江山四望幽"直接点明视角——从高楼环顾四周,辽阔的江山尽收眼底。"幽"字既写景色的清幽,也暗示观景者闲适的心境。第二句"白云高卷嶂烟收"用动态描写天空:白云舒卷,山间雾气渐渐消散,仿佛舞台帷幕拉开,准备展示更精彩的画面。
中间两联是工整的对仗句,通过细节让画面活起来。"日回禽影穿疏木"写阳光移动间,飞鸟的影子从稀疏的树枝间掠过;"风递猿声入小楼"让听觉参与进来,风声送来远处猿啼,空灵的声音更衬托出环境的幽静。这两句巧妙运用光影和声音,把远处的生命气息传递到诗人所在的小楼。
"远岫似屏横碧落"将连绵的远山比作横亘天际的屏风,"碧落"指蓝天,整个画面就像一幅青绿山水画。"断帆如叶截中流"则把视线拉回江面,孤帆逆流而上,像一片叶子般轻盈,这个比喻既写出船的小,也暗含诗人超然物外的心境。
全诗就像用文字拍摄的纪录片:镜头从全景(江山)推到天空(白云),捕捉光影变化(禽影),收录环境音(猿声),再切换到远景(远山)和特写(孤帆)。诗人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这些精心选择的画面,让我们感受到他登楼远望时的宁静愉悦,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沉醉。
幸夤逊
幸夤逊,五代后蜀臣。一作幸寅逊,又作辛夤逊。夔州云安(今重庆市云阳县)人,一作成都人。仕五代后蜀。初为茂州录事参军。时后主酷好击毬驰骋,左右多不敢谏,夤逊上疏劝谏之。迁新都令,历司门郎中、知制诰、中书舍人。出知武信军府,加史馆修撰,改给事中、翰林学士,加工部侍郎,判吏部三铨事,领简州刺史。后蜀亡,降宋,授右庶子。寻上疏谏猎,为宋太祖所嘉赏。开宝五年,为镇国军行军司马。罢职,时年九十余,尚有仕进意,治装赴阙,未登路而卒。夤逊性颖悟,善属文,尝与修《前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