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优美的园林夜景,充满了闲适的江南情调。
前两句写园林中的景物:禽鸟、游鱼、花草、竹林静静地相互映衬,溪边的残雪融化后,春意萌发,青草从融雪中探出头来。这里用"青出蓝"这个比喻,既形容青草破雪而出的生机,又暗含"青出于蓝"的意味,暗示春天终将战胜严寒。
后两句写人的活动:月光下酒醉归家,连照明的蜡烛都不用拿,因为想带着这份清雅的梦境一路飘到江南去。这里"清梦"二字特别妙,既指醉意朦胧的状态,又暗指对江南美好生活的向往。不点蜡烛这个细节,更突出了月光的明亮和意境的空灵。
全诗最动人的是把现实中的游园与想象中的江南梦境自然衔接,通过"禽鱼花竹""溪雪融春"的实景描写,到"清梦过江南"的虚写,完成了从具体到空灵的意境升华。诗人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对景物的细腻观察和月下醉归的潇洒姿态,含蓄地表达了对闲适生活的喜爱和对江南的向往。
李处权
(?—1155)宋徐州丰县人,徙江宁溧阳,字巽伯。李淑曾孙。徽宗宣和间,与陈恬、朱敦儒并以诗名。南渡后曾领三衢。卒年七十余。有《崧庵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