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至后十日蒋吾翮吾章叶孺韬仲含钱次倩阮维寿诸兄弟集石巢夜饮时孺韬方至自太平予亦将归广州矣

钟离久客赋归与,瓜步青尊逼岁除。
□癖人疑玄晏迹,黑髯君见穆陵书。
清秋贝叶明萧寺,残腊雕虫到石渠。
四顾神州谈去处,后时音问托江鱼。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异乡漂泊多年后准备返乡,临行前与好友们聚会夜饮的场景。全诗通过几个生活片段,表达了游子思乡之情和朋友间的深厚情谊。

前两句"钟离久客赋归与,瓜步青尊逼岁除"直接点明主题:在钟离(今安徽凤阳)客居多年后终于要回家了,在瓜步(今江苏六合)与好友们举杯告别时,发现年关将近。这里用"青尊"(酒杯)和"岁除"(除夕)两个意象,既交代了聚会场景,又暗示时光飞逝。

中间四句通过四个细节描写聚会场景: 1. "□癖人疑玄晏迹"(缺字处可能是"诗"字)写朋友们都爱写诗,风格像古代隐士玄晏先生。 2. "黑髯君见穆陵书"写一位留着黑胡子的朋友展示来自穆陵(可能指山东临朐)的书信。 3. "清秋贝叶明萧寺"回忆秋天时在寺庙里读佛经(贝叶经)的情景。 4. "残腊雕虫到石渠"写年末还在石渠阁(汉代皇家藏书处,这里代指书房)钻研文字学问(雕虫指写作)。

最后两句"四顾神州谈去处,后时音问托江鱼"最动人:大家环顾神州大地讨论各自去向,约定日后通过江鱼(古人把书信绑在鱼形木板上传递)保持联系。这里既有对未来的迷茫,更有朋友间真挚的约定。

全诗妙在把"离别"这个主题写得既洒脱又深情。没有痛哭流涕的伤感,而是用喝酒、看信、谈诗、忆旧等日常场景,自然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友情的珍惜。特别是最后"托江鱼"的约定,让离别不是终点,而是另一种形式的情感延续。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