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忆诸弟

不为长贫谩自悲,年来镜里觉颜衰。
殊方失路逢今日,故国投簪定几时。
池草谩成清夜梦,庭花空见紫荆枝。
凌云壮气消磨尽,只有丹心似露葵。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人在春天时对远方兄弟的思念,以及对自己人生境遇的感慨。全诗用平实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情感,我们可以从四个层面来理解:

1. 坦然面对困境
开头两句像是自言自语:虽然长期贫穷,但不必为此过度悲伤,只是照镜子时发现容颜衰老,难免有些触动。这里没有怨天尤人,而是一种带着疲惫的自我宽慰。

2. 漂泊中的乡愁
"殊方失路"说自己在他乡迷失方向,"投簪"是古代官员辞职的代称。诗人用这两个画面表达:此刻困在异乡,但不知何时能抛下官职回到故乡。这种矛盾心理很多在外打拼的现代人也能共鸣。

3. 梦境与现实的落差
第五六句很美:池塘边的春草只能出现在思乡的梦里,院中紫荆花(象征兄弟团聚)开了却无人共赏。用"谩成""空见"两个词,道出了美好想象与现实孤独的强烈对比。

4. 赤诚不改的本心
最后两句最动人:年轻时凌云壮志已被生活磨平,但就像向日葵始终朝向太阳一样,这颗赤诚的心永远不会改变。这里"露葵"的比喻既形象又充满生命力,是全诗的情感升华。

全诗的魅力在于:它用春天常见的花草、镜子、辞职等日常意象,组合出了每个成年人都会经历的复杂心境——对理想的妥协、对亲情的渴望、在现实压力下坚守初心的不易。诗人没有大声呐喊,而是像和老朋友聊天一样娓道道来,反而让这份情感更加真实有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