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杨范甫蛰盦诗草,戏题四律 其二

懒向侯门去曳裾,却来梓里混樵渔。
种梅数本如临画,筑屋三间好读书。
爱客未除名士习,卜邻常近圣人居。
城西五里香塍路,缓缓游山奉笋舆。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文人远离官场、回归田园的闲适生活,充满了对自由和雅趣的追求。

开头两句"懒向侯门去曳裾,却来梓里混樵渔"直接表明态度:懒得去权贵门前巴结奉承,宁愿回到家乡过普通人的生活。"曳裾"原指提着衣襟去拜访权贵,这里用来表示不愿趋炎附势。

中间四句具体描写田园生活的美好:"种梅数本如临画"说种几株梅花就像生活在画中;"筑屋三间好读书"写盖几间小屋安心读书;"爱客未除名士习"透露虽然隐居但仍保留着文人好客的习性;"卜邻常近圣人居"则说特意选择住在文化氛围浓厚的地方。

最后两句"城西五里香塍路,缓缓游山奉笋舆"描绘了一幅悠闲出游的画面:在城西五里香飘四溢的田间小路上,坐着竹轿慢慢游山玩水。"笋舆"指竹轿,这个细节特别生动地表现了慢生活的惬意。

整首诗用平实的语言展现了一个知识分子的生活理想:不慕权贵,亲近自然,保持文人雅趣,享受慢节奏的生活。诗中"种梅""读书""游山"等意象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人对精神自由的向往,读来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的闲适之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