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束皙补亡诗 其一 南陔

南陔有兰,言采其英。
谁无父母,可忘所生。
菽水承欢,怡色柔声。
匪我之享,惟德其馨。(一章)
南陔有兰,言采其芳。
我瞻我依,父母在堂。
槃匜滫瀡,非敬奚将。
淑慎尔正,则笃其庆。(二章)
翩翩者乌,反哺于慈。
人不如鸟,具体何为。
椎牛罔及,鸡豚逮时。
孝思不匮,歌以永之(施懿琳编校)。(三章)

现代解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孝道",用简单自然的语言和比喻,表达了子女对父母的感恩与回报。

第一章用"南坡的兰花"比喻父母之恩,说谁没有父母呢?怎能忘记生命之源?即使粗茶淡饭(菽水),只要态度恭敬(怡色柔声),就是最好的孝顺。品德比物质享受更重要。

第二章继续用兰花比喻,强调父母在世时要尽心侍奉。用洗漱用具(槃匜)和美食(滫瀡)做例子,说明孝顺要体现在日常细节中。品行端正(淑慎)才能带来真正的福气。

第三章用乌鸦反哺的故事作对比,说人若不如乌鸦懂得报恩,那还算人吗?与其父母去世后杀牛祭奠(椎牛),不如趁他们在世时及时尽孝(鸡豚)。最后点明主旨:孝心永存,值得歌颂。

全诗亮点: 1. 用兰花、乌鸦等常见事物作比喻,生动易懂 2. 强调孝顺要趁早,重在平时态度而非形式 3. 提出"品德比物质更重要"的孝顺观 4. 语言朴实但情感真挚,容易引起共鸣

核心思想:孝顺父母要体现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用真心和行动回报养育之恩,而不是等父母不在了才后悔。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