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章少谷田园乐趣图
但言田园乐,老农积谷趣亦恶。
不念田园乐,倦客思家兴奚托。
好风吹苗微雨来,几日观耘又观获。
欣然一饱更何求,空向红尘插竹脚。
行脚无停时,归田无积赀。
忆昔读书未云错,祇今负耒嗟太迟。
我家老农圃,颇能辨稷黍。
十日不雨三日风,相逢只说耕耘苦。
苦亦多,乐亦多,斜阳老瓦醉婆娑。
左餐右粥一身健,儿壮孙生两鬓皤。
门前植杖看行人,落日茫茫待渡河。
掀髯一笑闭门卧,田园之乐乐如何。
此景百年长在眼,此身千里那容返。
薄田化作马足尘,赢得微官饱间散。
鸺鹠啸树夜沈沈,蝴蝶上阶飞款款。
披图使我发长吟。
拟向先生借画本。
不念田园乐,倦客思家兴奚托。
好风吹苗微雨来,几日观耘又观获。
欣然一饱更何求,空向红尘插竹脚。
行脚无停时,归田无积赀。
忆昔读书未云错,祇今负耒嗟太迟。
我家老农圃,颇能辨稷黍。
十日不雨三日风,相逢只说耕耘苦。
苦亦多,乐亦多,斜阳老瓦醉婆娑。
左餐右粥一身健,儿壮孙生两鬓皤。
门前植杖看行人,落日茫茫待渡河。
掀髯一笑闭门卧,田园之乐乐如何。
此景百年长在眼,此身千里那容返。
薄田化作马足尘,赢得微官饱间散。
鸺鹠啸树夜沈沈,蝴蝶上阶飞款款。
披图使我发长吟。
拟向先生借画本。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田园生活的苦与乐,同时透露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归隐的向往。全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通过对比和细节描写,展现了田园生活的真实面貌。
1. 田园的苦与乐
诗中提到老农虽然辛苦耕作,但也有自己的乐趣("苦亦多,乐亦多")。比如风吹苗长、微雨滋润的喜悦,丰收后的满足("欣然一饱更何求"),以及儿孙满堂、闲适饮酒的温馨场景("斜阳老瓦醉婆娑")。但同时也承认田园生活并非全是美好,干旱、劳累也是常态("十日不雨三日风,相逢只说耕耘苦")。
2. 对官场的厌倦
诗人对比了田园生活和官场生活,认为做官虽然能温饱,但只是"薄田化作马足尘",远不如归隐自在。他后悔读书求官,感叹"负耒太迟",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3. 对归隐的渴望
诗中反复提到"归田""闭门卧",描绘了理想中的田园生活:看行人、待渡河、醉卧老瓦下,自由自在。但现实却是"此身千里那容返",透露出无法真正归隐的无奈。
4. 画与诗的共鸣
最后诗人看到这幅田园画,引发共鸣,甚至想"借画本",说明画作生动地呈现了他心中的田园梦,也反映了他对现实生活的复杂情感。
总结:这首诗像一幅生动的田园画卷,既展现了农耕的艰辛与喜悦,又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无法摆脱现实的矛盾。语言平实,情感真挚,容易让普通人产生共鸣,尤其是那些在忙碌生活中渴望回归自然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