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松亭诗为独孤子云赋

阴阴桑梓石塘斜,梧竹林深隐者家。
素壁岚光欺野色,春江云影散檐花。
万松亭绕冲天鹤,九曲池通贯月楂。
犹共老僧分半榻,昆崙峰顶鍊丹砂。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隐士生活的山水画卷,用自然景物烘托出宁静超脱的意境。

前四句勾勒隐居环境:桑树成荫的石塘小路蜿蜒,深密的梧桐竹林掩映着隐士住所。白墙映着山间雾气,仿佛比野外的景色更清幽;倒映着云影的春江水波,将光影洒在屋檐下的花丛上。这些描写用"欺""散"等动词让静态景物活起来,营造出光影流动的朦胧美。

后四句展现精神世界:万松亭周围有直冲云霄的仙鹤,九曲池连接着通往月宫的木筏。最妙的是结尾——隐士与老僧共享禅榻,却在昆仑山顶炼丹修行。这里"冲天鹤""贯月楂"象征高洁志向,"分半榻"体现佛道融合的智慧,炼丹的细节暗示对生命永恒的追求。

全诗通过"由实入虚"的手法,从具体景物逐步升华到精神境界。表面写隐居之地的清幽,实则展现文人追求的超凡脱俗、天人合一的生活理想。诗中光影、山水、仙鹤等意象共同构建出一个既真实可感又充满仙气的世外桃源。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