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钱舜举春社图和子白作

黄鸦谷谷鸠雨晴,十家五家挈队行。神钱花鼓各沾醉,纸上一片酣嬉声。

斜阳万条翠陇明,前后人影交欹倾。桃花如云拦路迎,千红笑与酡颜争。

社公酒足神应享,禾黍今春定丰穰。归来稳卧三重茅,不怕催租打门响。

玉潭画人兼画神,一一想见羲皇民。如金王度不可仿,绘此熙皞尧天春。

不隔南阡与东亩,太和盎盎歌盈阜。须知天子万年觞,只视春农一杯酒。

鄙人家住东吴东,桑柘亦有蓬蒿宫。三升治聋看人醉,醒眼妒煞鸡皮翁。

姜棱瓜区都卖却,牛王庙前乡梦恶。无田无酒我不惜,惜此身当太平日。

不然摹取先生笔,身入图添我一。有手不把犁与锄,请君卷却春社图。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古代农村春社祭祀的热闹场景,充满了生活气息和质朴的欢乐。下面我用大白话帮你解析:

开篇先写环境:雨后初晴,黄鹂和斑鸠叽叽喳喳叫,村民们三五成群去参加春社祭祀。人们敲着花鼓、撒着纸钱,醉醺醺的热闹声仿佛能从画里传出来。夕阳把田野照得绿油油发亮,醉汉们走路歪歪扭扭影子叠在一起,路边盛开的桃花像红云一样拦着人打招呼,比人喝红的脸还鲜艳。

中间说祭祀:土地神喝饱了酒,今年庄稼肯定大丰收!农民们回家倒头就睡,连催租的人敲门都不怕——这里暗含讽刺,说明平时农民最怕催租,只有喝醉时才敢硬气。画家不仅画出了场景,更画出了上古时代那种淳朴民风,这种太平盛世的画面比黄金还珍贵。

最后诗人感慨:我家在江南也有桑树茅屋,看别人喝酒治"聋"(一种民俗),自己清醒着反而羡慕喝醉的老人。虽然卖了田地,但最遗憾的不是没田没酒,而是生在太平年代却没能真正享受。真想请画家把自己也画进这幅春社图里,就算不会种地,也想成为画中快乐的一员。

全诗妙在三点:
1. 像放电影一样展现祭祀全过程,有鸟叫、人影、桃花等鲜活细节
2. 用"不怕催租"这种小细节,悄悄揭露农民平日苦难
3. 结尾诗人自嘲"不会种地也想入画",反衬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本质上是通过一幅画,既赞美了民间活力,又表达了知识分子对理想社会的憧憬。热闹的画面下藏着对现实的无奈,就像我们现代人看老照片既怀念又心酸的感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