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山野岭的秋日行旅图,语言简练却充满画面感。
前两句"衰草绕山深,暗泉缘涧响"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枯萎的秋草层层叠叠缠绕着幽深的山体,这是静态的视觉画面;而山涧中隐约传来叮咚的泉水声,这是动态的听觉感受。一静一动间,深山幽谷的寂寥感扑面而来。
后两句"岧峣岭路高,白云随足长"转为写登山体验:高耸陡峭的山路直插云霄,登山者每走一步,脚下的云气就随之升腾舒展。这里用"白云随足长"的拟人化描写,既表现了山势之高,又暗含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禅意。
全诗最妙的是通过"衰草-暗泉-高岭-白云"四个意象的递进组合,由低到高勾勒出立体的山景,让读者仿佛跟着诗人的脚步在登山。诗中不直接写人,却处处透着人的存在感,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正是古典诗歌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