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贾石葵司马张玉阳宗伯二十韵
出处分岐路,朋交望各天。
一朝知己尽,两地讣音传。
赋草张平子,诗名贾浪仙。
铜龙行比翼,金马入随肩。
然诺俱相信,襟期各自怜。
盘飧谈谑浪,杯酒意流连。
聚散浮云失,升沈宦海牵。
远游江上省,小隐峄阳田。
密勿颁新渥,艰难访旧贤。
南宫陪听履,西府佐筹边。
鲁道轩车发,梁园驷马旋。
同时趋宠命,连月入重泉。
照乘悲沈璧,孤桐怅绝弦。
台乌何日返,池凤几时骞。
里思齐休杵,皇恩再辍悬。
丹旌津树雨,繐帐海门烟。
梦断论交地,心摧忆别年。
报书犹在箧,留剑已成阡。
纠纆何交错,蘧庐总递迁。
杨朱非一涕,南北两潸然。
一朝知己尽,两地讣音传。
赋草张平子,诗名贾浪仙。
铜龙行比翼,金马入随肩。
然诺俱相信,襟期各自怜。
盘飧谈谑浪,杯酒意流连。
聚散浮云失,升沈宦海牵。
远游江上省,小隐峄阳田。
密勿颁新渥,艰难访旧贤。
南宫陪听履,西府佐筹边。
鲁道轩车发,梁园驷马旋。
同时趋宠命,连月入重泉。
照乘悲沈璧,孤桐怅绝弦。
台乌何日返,池凤几时骞。
里思齐休杵,皇恩再辍悬。
丹旌津树雨,繐帐海门烟。
梦断论交地,心摧忆别年。
报书犹在箧,留剑已成阡。
纠纆何交错,蘧庐总递迁。
杨朱非一涕,南北两潸然。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为悼念两位好友(贾石葵和张玉阳)而作,通过回忆友情与人生际遇,表达深切的哀痛。全诗可分为四个部分:
1. 友情的美好回忆(前12句)
诗人用"铜龙比翼""金马随肩"比喻二人如兄弟般形影不离,一起饮酒谈笑、互相信任。提到贾石葵像唐代诗僧贾岛(浪仙)一样才华横溢,张玉阳像东汉文学家张衡(平子)擅长辞赋,展现他们生前的文人风雅。
2. 人生的无常转折(中间12句)
用"浮云失""宦海牵"形容官场沉浮让好友分离:一人远赴江边任职,一人隐居山田。后来虽都被朝廷重新启用(一个在南宫参谋,一个在西府戍边),但很快接连去世。"连月入重泉"暗示二人相隔不久相继离世,如同宝玉沉水、琴弦断绝般令人痛惜。
3. 葬礼的凄凉景象(随后8句)
描写送葬场景:雨中的招魂幡、海边的灵帐,用"台乌""池凤"比喻贤人逝去再无归期。特别提到"留剑已成阡"——昔日赠予的宝剑如今成了坟前祭品,凸显物是人非的悲凉。
4. 哲理性的哀叹(最后8句)
以"杨朱泣歧路"的典故(古人因见岔路联想到人生无常而哭泣),表达对命运弄人的感慨。南北两处同时流泪,既指自己和逝者阴阳两隔,也暗含对人生聚散、官场浮沉的普遍性思考。
全诗最动人的是三个对比:
- 生与死的对比:从前"杯酒流连"的热闹与如今"繐帐海烟"的冷寂
- 理想与现实的对比:刚受朝廷重用("轩车驷马")就突然离世
- 永恒与短暂的对比:真挚友情长存,但生命如"蘧庐"(旅舍)般短暂
诗人没有直接哭喊悲伤,而是通过具体细节(一起吃饭的碗、留下的宝剑)让读者感受到:最深的痛,往往藏在最平凡的回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