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刘宗文

处士星沉山月高,江湖处处哭诗豪。
义声曾济乡人患,命服亲承圣主褒。
晚翠亭荒松自偃,漕溪原冷鸟空号。
斯文从此成长恨,懒对西风读楚骚。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哀悼一位名叫刘宗文的隐士诗人。全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人文情感,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和对其高尚品格的赞颂。

首联"处士星沉山月高,江湖处处哭诗豪"用星星陨落、月亮高悬的自然景象,比喻刘宗文这样一位隐士的离世,整个文坛都在为失去这位诗坛豪杰而悲痛。这里"处士星"既指刘宗文的隐士身份,也暗喻其如星辰般闪耀的才华。

颔联"义声曾济乡人患,命服亲承圣主褒"讲述刘宗文生前的美德:他急公好义的声音曾帮助乡亲们渡过困难,还亲自受到过皇帝的嘉奖。"命服"指皇帝赐予的官服,说明他虽然隐居,但德才兼备,连皇帝都认可。

颈联"晚翠亭荒松自偃,漕溪原冷鸟空号"转入景物描写:曾经充满生机的亭台如今荒芜,松树低垂;漕溪的原野变得冷清,只有鸟儿在空自啼叫。这些景物都在"哭诉"着主人的离去,用环境的凄凉衬托人们心中的哀伤。

尾联"斯文从此成长恨,懒对西风读楚骚"直抒胸臆:从此文坛留下永远的遗憾,诗人甚至无心在秋风中阅读《楚辞》这样的哀伤作品。这里的"楚骚"既指代哀伤的文学作品,也暗含诗人自己的悲痛已无需借他人之词来表达。

全诗最动人的地方在于:它不只是简单悼念一个人,而是通过这个人展现了传统文人的理想形象——隐居但不避世,才华横溢又心系百姓。诗中自然景物与人文情感水乳交融,让读者既能感受到具体场景的凄凉,又能体会到抽象情感的深沉。特别是最后"懒对西风读楚骚"的细节,把那种痛失知音后连经典作品都无心阅读的心境,表现得格外真实动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