樵溪行送郑一鹏给谏(一作海瑞诗)
淜湃水流云雾中,江翻急浪奔长虹。
君侯览之动高思,悠然若破冯夷宫。
投鞭断河洛,挂剑倚崆峒,松舟桧楫乘长风。
棹歌依依明月小,帆影落落青天空。
三山郑(一作吴宦)子好狂者,夷游海内靡所同。
羡君高雅,为君和衷,百年意气多豪雄。
宓琴奏西响,乔舄度南鸿,飞飞野雉春桑中。
君胡为乎去岁朝京师于千里,拜舜华而九重。
答兰陵之嘉命,奏蒲长之肤功。
扁舟信于迈,落日吾追踪。
万山云来意不极,一尊酒尽情无穷。
君亦不能语,吾亦不能从。
忽闻前峰战雷雨,乍惊(一作听)别浦吟蛟龙。
琅邪叟,渔阳童,群走江上呼明公。
寇恂胡为不吾借,天阍高叫谁能容。
长辞竟尔此黎赤,使我闻之为中激。
民愚而神岂易得。
道傍更有牵情者,杨柳依依漫垂碧。
丈夫所志在经国,期使四海皆衽席。
百里原非人贤居,鸾皇岂可终栖棘。
汎三江,浮七泽,爱尔骞腾万里翮。
吁嗟乎,别离可悲,长何足惜。
君侯览之动高思,悠然若破冯夷宫。
投鞭断河洛,挂剑倚崆峒,松舟桧楫乘长风。
棹歌依依明月小,帆影落落青天空。
三山郑(一作吴宦)子好狂者,夷游海内靡所同。
羡君高雅,为君和衷,百年意气多豪雄。
宓琴奏西响,乔舄度南鸿,飞飞野雉春桑中。
君胡为乎去岁朝京师于千里,拜舜华而九重。
答兰陵之嘉命,奏蒲长之肤功。
扁舟信于迈,落日吾追踪。
万山云来意不极,一尊酒尽情无穷。
君亦不能语,吾亦不能从。
忽闻前峰战雷雨,乍惊(一作听)别浦吟蛟龙。
琅邪叟,渔阳童,群走江上呼明公。
寇恂胡为不吾借,天阍高叫谁能容。
长辞竟尔此黎赤,使我闻之为中激。
民愚而神岂易得。
道傍更有牵情者,杨柳依依漫垂碧。
丈夫所志在经国,期使四海皆衽席。
百里原非人贤居,鸾皇岂可终栖棘。
汎三江,浮七泽,爱尔骞腾万里翮。
吁嗟乎,别离可悲,长何足惜。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阔的江行送别图,同时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远大抱负的赞赏和依依惜别之情。
开篇用"汹涌的江水流淌在云雾中,浪花翻滚如彩虹奔腾"的壮丽画面,引出友人(郑一鹏)看到这景象时的高远思绪。诗人想象友人仿佛能劈开水神宫殿,用"投鞭断河""挂剑倚山"的夸张手法,展现友人豪迈的气概。
中间部分通过"松木小船乘长风""月光下唱着船歌"等画面,烘托出友人潇洒不羁的性格。诗人称赞这位朋友是"狂放不羁的游侠",在官场中与众不同。提到友人去年进京面圣、建立功勋的经历,暗示他即将踏上新的征程。
离别时刻最动人。"万山云雾中饮酒话别"的场景,配合突然出现的雷雨蛟龙意象,既渲染离别的沉重,又暗喻仕途险阻。百姓沿江呼喊、挽留友人的细节,侧面反映友人深受爱戴。
结尾升华主题:大丈夫志在治国安邦,不应局限在小地方。用"凤凰怎能一直栖息在荆棘丛中"的比喻,鼓励友人展翅高飞。最后"离别虽令人伤感,但志向更重要"的点题,将个人情感与家国情怀完美结合。
全诗巧妙融合写景、叙事、抒情,既有"浪涌云翻"的磅礴气势,又有"杨柳依依"的细腻柔情,通过丰富的意象转换,展现了传统文人"达则兼济天下"的理想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