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云洞
洞天犹数武,清风逼人冷。
既进谺然开,尘烦先自屏。
巅隙透天光,仰望疑坐井。
旁穴穿地底,窅然落深迥。
平进可深达,曲折通后岭。
同行戒后怯,有志鼓前猛。
中路苦偪仄,蚁进步难并。
辗转又宏敞,夷险判俄顷。
更深趾不受,隐隐路脩永。
空响幻波涛,白画半昏冥。
坐久心骨寒,复出来时境。
人生烦热胸,到此须一省。
六月断炎暑,重来煮新茗。
既进谺然开,尘烦先自屏。
巅隙透天光,仰望疑坐井。
旁穴穿地底,窅然落深迥。
平进可深达,曲折通后岭。
同行戒后怯,有志鼓前猛。
中路苦偪仄,蚁进步难并。
辗转又宏敞,夷险判俄顷。
更深趾不受,隐隐路脩永。
空响幻波涛,白画半昏冥。
坐久心骨寒,复出来时境。
人生烦热胸,到此须一省。
六月断炎暑,重来煮新茗。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游览紫云洞的奇妙经历,通过洞穴探险的细节,带出人生感悟。全诗分三个层次:
1. 初入洞穴的新奇体验(前8句) 用"清风逼人冷"写刚进洞的体感,像突然打开冰箱门。洞顶透下的天光让作者感觉像"坐井观天",地底的深穴又像无底洞,这种空间反差制造出神秘感。此时作者心情是探险的兴奋,觉得这里能让人暂时忘记尘世烦恼。
2. 探险过程的波折(中间8句) 像过山车般跌宕:开始还能并肩走,后来窄得像蚂蚁爬行,突然又豁然开朗。用"夷险判俄顷"(平安和危险就在转眼间)这句特别生动,就像我们生活中意外随时可能发生。走到深处时,黑暗中出现幻听(空响幻波涛),白天也变得昏暗,这些描写让人身临其境。
3. 出洞后的人生感悟(最后4句) 坐在寒凉的洞里久了,突然回到炎热外界,这种强烈对比让他想到:人生就像这个洞穴,有时逼仄难行,有时豁然开朗。最后两句最妙——建议在炎夏六月来这里避暑喝茶,其实是隐喻:当人生烦闷时,需要找个类似洞穴的清净地,让头脑冷静下来重新思考。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 把普通的洞穴游写得像冒险大片,有悬疑有转折 - 每个读者都能联想到自己人生中的"狭窄路段"和"开阔地带" - 最后给出的"解暑方案"实际是人生智慧:遇到困境时,暂时抽离反而能看清问题
就像我们现代人压力大时会去爬山、露营一样,古人早就发现大自然是最好的心理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