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送别一位兄弟回九江时的复杂心情,既有离别的伤感,也有对未来的期待。
开头两句用动物作比喻:北风中的马儿感到寒冷(暗示离别之苦),狐狸临终时总想回到出生的山丘(比喻人对故乡的眷恋)。这里通过动物的本能反应,生动表达了人类共通的思乡之情。
中间四句写现实场景:看着兄弟远去的身影渐渐消失在云雾笼罩的树林中,眼前只剩下荆溪的流水泛起波纹。诗人想起这些年一起参加诗社的朋友,有一半都是新结识的。这里用"春秋同社"点明他们是有共同爱好的文人团体,而"新相知"暗示人生聚散无常。
最后两句是安慰和祝福:那些有德行的前辈们抚摸着故居遗址(暗示人生短暂),但诗人相信兄弟终将在九江实现抱负,建造属于自己的家园。"营兹"二字既指建造房屋,也暗指经营人生,表达了对兄弟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
全诗用平实的语言把送别时的不舍、对故乡的思念、对友情的珍视、对未来的期许都融合在一起,就像用文字画了一幅既有水墨意境又充满人情味的送别图。特别是用动物和自然景物来表达情感,让抽象的离愁变得具体可感,这是古代诗人常用的高明手法。
王遂
王遂,字去非,一字颖叔,枢密副使王韶之玄孙,后为镇江府金坛人,宋代名臣。 嘉泰二年进士,调富阳主簿,历官差干办诸司审计司。绍定三年,知邵武军兼福建招捕司参议官。后任工部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