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二首

八万四千非一一,七金山内海滔滔。
妙高峰顶平如掌,谁把长竿钓巨鳌。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宏大而富有禅意的自然画卷,用简单的意象传递出对宇宙和人生的思考。

前两句"八万四千非一一,七金山内海滔滔"用夸张的数字和神话意象展现世界的广阔无边。"八万四千"在佛教中常用来形容数量极多,这里暗示世间万物纷繁复杂,无法逐一细数;"七金山"是佛教传说中的神山,山间环绕着浩瀚的海洋,描绘出一个超越现实的壮丽景象。

后两句笔锋一转,从宏大场景聚焦到一处细节:"妙高峰顶平如掌"将高耸入云的山峰顶端比作平坦的手掌,这个出人意料的比喻既表现了山顶的奇特地形,也暗含"掌握天地"的禅意。最后一句"谁把长竿钓巨鳌"突然引入一个超现实的垂钓场景,巨大的鳌鱼(传说中的海中神兽)与细长钓竿形成强烈对比,这个不可能实现的垂钓,或许是在隐喻人类试图理解、掌控浩瀚宇宙的徒劳与勇气。

全诗的精妙之处在于:用神话般的壮丽景象作背景,却在结尾抛出一个充满童趣的疑问,让读者在惊叹天地之大的同时,也能会心一笑——就像孩子总想用玩具钓竿钓起大鱼一样,人类对世界的探索或许也带着这种天真与执着。诗中宏大的数字、神话意象与日常的钓鱼场景碰撞,产生了奇妙的诗意火花。

释善清

释善清(一○五七~一一四二),号草堂,俗姓何,南雄州保昌县(今广东南雄)人。神宗元丰四年(一○八一)剃度。徽宗政和五年(一一一五)住黄龙,后居曹疏二山,移住隆兴府泐潭草堂寺。为南岳下十三世,黄龙祖心禅师法嗣。高宗绍兴十二年卒,年八十六。《嘉泰普灯录》卷六、《五灯会元》卷一七有传。今录诗十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