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亭二十韵

乏才叨八使,徇禄非三顾。
南服颁诏条,东林證迷误。
未闻述职效,偶脱嚣烦趣。
激水浚坳塘,缘崖欹磴步。
西岩焕朝旭,深壑囊宿雾。
影气爽衣巾,凉飔轻杖履。
临高神虑寂,远眺川原布。
孤帆逗汀烟,翻鸦集江树。
独探洞府静,恍若偓佺遇。
一瞬契真宗,百年成妄故。
孱颜石户启,杳霭溪云度。
松籁韵宫商,鸳甍势翔溯。
津梁危彴架,济物虚舟渡。
环流驰羽觞,金英妒妆嫭。
笳吟寒垒迥,鸟噪空山暮。
怅望麋鹿心,低回车马路。
悬冠谢陶令,褫佩怀疏傅。
遐想蜕缨緌,徒惭恤襦裤。
福盈祸之倚,权胜道所恶。
何必栖禅关,无言自冥悟。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远离官场喧嚣、寄情山水的隐逸生活,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感悟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全诗可分为三个部分:
1. 开篇交代背景(前8句):诗人自谦才能不足却担任要职,奉命到南方传达政令。他坦言自己并非像诸葛亮那样被三顾茅庐请出山,而是为俸禄做官。这次出行让他暂时摆脱了官场烦扰。

2. 主体写景(中间20句):用电影镜头般的笔法描绘了壮丽的山水画卷:
- 清晨阳光照亮西边山岩,深谷里宿雾未散
- 微风拂动衣襟,凉意轻抚手杖和鞋履
- 登高远望,看见孤舟在烟波中停泊,乌鸦在江边树上聚集
- 探访幽静山洞,仿佛遇见仙人
- 山中溪流、松涛、飞檐都充满生机
这些景物描写充满动态感,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3. 结尾抒怀(最后12句):通过麋鹿、车马的意象对比,表达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诗人摘下官帽怀念陶渊明,解下玉佩追思疏广(汉代辞官的名士),反思"福祸相依、权势招恶"的道理。最后点明主旨:真正的觉悟不必刻意参禅,在静默中自然能领会人生真谛。

诗歌的魅力在于:
1. 山水描写细腻生动,像一幅青绿山水画
2. 将自然景观与人生感悟完美结合
3. 语言流畅优美,既有视觉画面感,又蕴含哲理
4. 表达了古代文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典型心态

诗人通过这次公务旅行中的见闻,完成了从官场烦扰到心灵净化的转变,最终获得精神上的解脱。这种在自然中寻找人生答案的方式,至今仍能引起现代人的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