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禅陵次姚春木韵

荒榛郁郁锁苍烟,驻马山城望睪然。
千古何胜亡国恨,几人曾获令终年。
长官酹酒重阳节,牧竖高吟落照边。
疑冢阿瞒何处是,有怀休更问青天。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荒凉萧瑟的历史场景,表达了诗人对朝代兴亡的深沉感慨。

开头两句写景:诗人骑马来到一座荒废的山城,眼前杂草丛生、烟雾弥漫,一派凄凉景象。"锁苍烟"的"锁"字用得巧妙,仿佛连烟雾都被这片荒芜困住了。

中间四句抒发感慨:诗人想到历史上无数王朝覆灭的悲剧,真正能善终的帝王寥寥无几。如今重阳节时,只有地方官员来此洒酒祭奠,牧童在夕阳下随意吟唱。这些细节形成强烈对比——曾经的帝王陵墓,如今只剩普通人的日常活动。

最后两句用典:提到曹操的"疑冢"传说(曹操为防盗墓设72座假坟),暗指历史真相难以追寻。诗人感慨既然连曹操的真墓都找不到,又何必向苍天追问兴亡之理呢?这种无奈的反问,反而更显深沉。

全诗通过荒陵景象与历史典故的交织,表达了"繁华易逝、功业成空"的永恒主题。诗人没有直接说教,而是让读者从具体画面中自己体会历史的沧桑感,这正是古典诗词"含蓄深远"的魅力所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