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后因述所忆(十八韵)

别路寒山外,佳期皓月边。
如何今夜梦,仍作想夫怜。
叶已题红去,人空在眼前。
凄凉抱柱意,零落采萧篇。
有恨春偏老,无书雁不传。
蚕丝终自结,荷露岂成圆。
易隔相思地,难忘离恨天。
因思解佩日,翻忆献珰年。
倦绣情仍剧,怀春思未捐。
晚风垂柳暗,初日映霞鲜。
弱益花前媚,颦生病后妍。
妆成娇似凤,人竞指如仙。
价并时年重,心俱白日悬。
锦衾欢伴宿,鸳缕喜同牵。
珍重三更枣,踟蹰一夜眠。
因缘真好恶,去住得迍邅。
自别眉端月,长乖足下莲。
秋兰正堪把,愁绝为谁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梦中与爱人相会后醒来,陷入深深思念的惆怅心情。全诗通过今昔对比,展现了爱情中的甜蜜与苦涩。

开篇用"寒山外""皓月边"的遥远景象,暗示两人分离的现实。女子在梦中重温相聚的甜蜜,醒来却发现只是"想夫怜"(思念丈夫)的幻影,就像红叶题诗般美好却已成过往。

诗中用"蚕丝自结""荷露难圆"等比喻,诉说爱情虽缠绵却难圆满的遗憾。回忆往昔"解佩""献珰"(互赠信物)的甜蜜时光,对照现在"无书雁不传"的寂寞,更显凄凉。

后半部分细腻刻画女子形象:她病后更显娇媚,梳妆如凤凰般美丽,被众人称赞如仙子。但这些美好都因爱人缺席而失去意义,就像秋兰虽美却无人采摘。最后"愁绝为谁搴"的感叹,将思念推向高潮。

全诗以"梦后"为契机,通过今昔对比、虚实交织的手法,把女子从回忆到现实的心理变化刻画得淋漓尽致。那些曾经的信物、誓言、欢愉都成为今日痛苦的来源,展现了爱情中最动人的矛盾——最甜蜜的回忆往往带来最深的伤痛。

0